• Menu

【邂逅•东欧】2天1夜 萨尔茨堡自由行

【Dreamcatcher • Salzburg


出发日期: 25 May • 2018

回程日期: 26 May • 2018

萨尔茨堡为什么会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的青睐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在不同的世纪悉心培育了多位杰出的音乐家、画家和作家。萨尔茨堡除了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诞生地,它也是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圣诞歌颂《平安夜》的作词作曲人,约瑟夫·莫尔 (Joseph Mohr) 和费朗茨·格鲁伯 (Franz Xaver Gruber) 的故乡。再来,就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的取景拍摄地。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萨尔茨堡是其中一座极少数到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巴洛克风貌的城市,吸引了很多旅人前来,一睹古城风韵和芳容。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萨尔茨堡的老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我们不为别的,就冲着是莫!扎!特!的!故!乡!这六个字而来。虽然虎妹一直在呢喃要去《音乐之声》的各个外景拍摄地,但是时间非常有限而作罢。严格来说我们只有半天的时间游览这奥地利的第四大城市,只能取舍而选择几个景点而已😢。

 

住宿: 

Hotel Adlerhof (透过 Booking.com 网站预订)

地址: Elisabethstraße 25, Elisabeth-Vorstadt, 5020 Salzburg, Austria (离萨尔茨堡火车站仅有 400米)

电邮: adlerhof@pension-adlerhof.at

房源: 3人房 (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

价格: € 119.50 (1晚,含早餐)

Check-in: 12.00nn

Check-out: 11.00am

室内设备: 免费 WiFi,小冰箱,吹风机,浴巾,简单的盐洗用品

 

交通

哈尔施塔特 (Hallstatt) 前往萨尔茨堡 (Salzburg) ,我们选择了奥铁 ÖBB。哈尔施塔没有直达萨尔茨堡的火车,要中转一次。驳船抵达 Hallstatt Bahnhst 后,往前步行一点 (*走上一小段斜坡) 就看到 Hallstatt Bahnhof 了。

驳船:  Hallstatt Markt (Schiffstation) > Hallstatt Bahnhst > 步行 Hallstatt Bahnhof

ÖBB 火车: Hallstatt Bahnhof > Attnang-Puchheim Bahnhof (中转) > Salzburg Hauptbahnhof

价格:  ‎驳船 € 2.50/每人/每趟 火车 € 9 (+ ‎€ 3 固定席) /每人  

车程: 2小时16分 (不包括坐船的时间)

官网: http://www.oebb.at/en/ (J小编其实也用了 ÖBB 的手机 APP 买票,非常简单方便)

上图: Hallstatt Bahnhof 只有一个站台等火车,一定不会搞错。*让虎妹睡了个美容觉后,精力果然可以旺盛一整天🙃。

 

小贴士:

  • 奥铁 ÖBB 提早订票较便宜。J小编的 ÖBB 火车票都在4个月前就订好了,所以票价不贵。
  • 出发前记得打印一份火车票,因为车上会有人查验车票。查票叔叔会在车票上盖上当天的日期 (下图)。听友人说可以到火车站里面的 ÖBB客服请工作人员免费替你打印,但是 J小编是走安全路线的,所以出发前都自己打印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比较冒险的盆友可以试一下再留言让 J小编知道🤣。
  • 注意中转时间和站台 (platform)!!ÖBB APP 其实会明确的显示中转时间和站台,但是一定要到火车站内的电子显示屏 (随处可见) 再次确认火车的信息。火车站台可能会更换 (但不常)!错过了火车就要从新购票,而且是贵票。
  • 前往萨尔茨堡的火车是 10.32am,我们搭乘 10.15am 的驳船都还有多余的时间拍照。驳船非常准时开船,所以注意时间。

想要漫游萨尔茨堡,主要市内交通如下:

  1.  徒步
  2. 巴士
  3. 轻轨 (S-Bahn)
  4. 自行车
  5. Salzburg Sightseeing Hop-On Hop Off
  6. 出租车 *价位高多了

萨尔茨堡各个景点都还蛮集中的。J小编个人觉得非常适合用双脚去探索这座音乐之城。如果不爱步行,可以考虑购买萨尔茨堡通卡 (Salzburg Card):

24小时: 成人 € 28;儿童 € 14 (6岁-15岁)

48小时: 成人 € 37;儿童 € 18.50 (6岁-15岁)

72小时: 成人 € 43;儿童 € 21.50 (6岁-15岁)

优点: 务须排队买门票、可以免费无限次搭乘公共交通 (包括城堡和温特斯山缆车,盐河游览船,僧侣山电梯)、免费单次参观在城内所有著名景点和博物馆以及各种文化/音乐会的折扣。

 

行程

❣ Day 01 (25/05/2018) 中午 Related image

Salzburg 萨尔茨堡

 

Schloss Mirabell (Mirabell Palace) 米拉贝尔宫

米拉贝尔宫是当年的一大教主,沃尔夫·迪特里希 (Wolf Dietrich von Raitenau) 为了取悦他的情人,莎乐美·阿尔特 (Salome Alt) 所建造,并命名为 “阿尔特瑙宫” (Altenau)。后期迪特里希因为政治纠纷,躲不过牢狱之灾并于1617年在监狱里过世。其继任者,霍亨内姆斯 (Markus Sittikus von Hohenems) 为了抹掉这段不光彩的过去将 “阿尔特瑙宫” 改名为 “米拉贝尔宫”。历代大教主在任职期间不断对米拉贝尔宫进行扩建和改造/重建。米拉贝尔宫除了是名胜地之一,还是《音乐之声》的外景拍摄地之一。

上图: 萨尔茨堡的宫殿,米拉贝尔宫、飞马喷泉和花园。


Mozart-Wohnhus (Mozart’s Residence) 莫扎特故居

来到萨尔茨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到莫扎特的故居和出生地好好的走一回,所以我们买了套票!开始展开我们的莫扎特朝圣之旅啦😍。莫扎特故居的门票会附上一台语音导览;多种语言可以选择例如英语、中文、法语、德语等等让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入了解莫扎特先生的生活与工作。

门票一览表
单买

(莫扎特故居/莫扎特出生地)

套票

(莫扎特故居 + 莫扎特出生地)

全票: € 11.00 € 18.00
儿童 (6岁-14岁): € 3.50 € 5.00
青少年 (15岁-18岁): € 4.00 € 6.00
10人以上团体 /

年长者 (65岁及以上):

€ 9.00 € 15.00
家庭票 (2名成年人 + 不超过18岁儿童) € 23.00 € 38.00

莫扎特一家人在1773年 (莫扎特17岁) 搬迁到马卡尔广场 (Makartplatz) 8号的新居,除了是莫扎特故居,也被称为 “舞蹈大师屋”。这间套房比起粮食胡同9号租来的套房 (莫扎特和姐姐出生地) 大太多了。莫扎特在这房子里创作了无数不朽的交响曲、小夜曲、钢琴曲和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在 25岁那一年离开了故乡搬迁到维也纳发展他的事业。这一去就不得了了,维也纳给予了莫扎特追求艺术的自由和那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他生前就明确表达过他对维也纳的钟爱 “ Vienna ….the best place in the world” WA. Mozart

莫扎特故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轰炸被毁了三分之二,可是后来在1989年,莫扎特基金会把这里买下,再将其按照原来的真实面貌重建。1996年,重新对外开放而且被称为第二个莫扎特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这栋房子的历史、莫扎特用过的乐器、书信、创作品、肖像等等。。。

1787年,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就在这里,马卡尔广场的的 “舞蹈大师屋”与世长辞,享年68岁。


Mozarts Geburtshaus (Mozart’s Birthplace) 莫扎特出生地

莫扎特出生地没有免费语音导览,因为房子里面的每一件物品和展览厅都有英文说明,但是如果要翻译成其他语言,可以用 iOS/Android系统下载 APP。

上图: 莫扎特一家人就在这里,粮食胡同9号租来的小套房里渡过了26年。

莫扎特出生地里面不让拍照,就让 J小编以文字代替图片带你们到莫扎特出生地转一圈吧。莫扎特的全名是 沃尔夫冈·阿玛德欧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这栋房子的三楼。5岁的小莫扎特已经掌握钢琴和小提琴;8岁时就自己创作曲子;11岁时就在舞台上用自己创作的曲谱演出。

1. 莫扎特的原生家庭:

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 (Leopold Mozart;1719-1787) 在他的时代是一位有远见而且知名度高的奥地利宫廷乐师和音乐教育者。

母亲,安娜·玛丽亚·莫扎特;(Anna Maria Mozart;1720-1778) 生前一直陪随他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到不同的国家巡演。是一位充满爱心和幽默感的女人。1778年在巴黎患上严重的疾病而逝世。

姐姐,玛丽亚·安娜·莫扎特;呢称 Nannerl (Maria Anna Mozart;1751-1829) 也是一名音乐天才。自1763年,她就和父母与弟弟几乎走遍了半个欧洲演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钢琴家。

* 1747年,Leopold 和 Anna 就在萨尔茨堡大教堂完婚。婚后他们就搬来现在的莫扎特出生地。在结婚的9年内,他们生育了7个孩子,但是不幸的是只有两个孩子存活下来。

2. 莫扎特的家庭

妻子: 康斯坦兹·莫扎特;原姓是维伯 (Constanze Mozart;1762-1842) 被莫扎特称为 “最爱的,最好的,最有爱意的女人”。康斯坦兹其实是莫扎特的初恋,阿罗伊齐亚·维伯 (Aloysia Weber) 的妹妹。莫扎特去世的时候,康斯坦兹才29岁。守寡了18年后在1809年改嫁了丹麦外交官,乔治·尼古劳斯·尼森 (Georg Nikolaus Nissen)。

大儿子: 卡尔·汤马斯·莫扎特 (Carl Thomas Mozart;1784-1858) 当了政府官员。他虽然对音乐很感兴趣也到米兰学过音乐,但是决定不当艺术家。

小儿子: 法兰茨·沙法·沃尔夫冈 (Franz Xaver Wolfgang;1791-1844) 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成为了一名成功的钢琴演奏和作曲家。但是,在事业上他一直活在父亲的影子下,很压力且难以摆脱 “莫扎特之子”称号。只能说天才的儿子不好当啊!1844年,法兰茨在 Carlsbad 逝世了。

* Mozart 和 Constanze 结婚后共生了6个孩子,但只有两个男孩存活下来。

在这房子里,原来的家具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橱柜里摆放莫扎特生前的所属物品,例如在莫扎特在6岁半的时候收到的一把小小提琴、一撮金色遗发、戒指、茶罐、旅行药箱、硬币盒等等。。。还有莫扎特和康斯坦兹用过的钢琴。

值得一提的是房子里还挂了一幅油画: 莫扎特的最后一天 (Mozart’s final days)。原作是赫尔曼·考尔巴赫 (Hermann Kaulbach),创作于19世纪末。

1791年12月5日 (12.55am),莫扎特因患了急性粟粒热英年早逝在维也纳劳很石巷 Rauhensteingasse 的住宅里,享年35岁。这幅画描述了莫扎特临死前最后一小时的情景。在莫扎特的膝上放着他未完成的安魂曲 (Requiem) 的曲稿;康斯坦兹跪在莫扎特的右脚边;小姨子,Sophie Weber 则陪伴在莫扎特的左侧。陪伴着莫扎特的还有他的医生,Dr. Thomas Closset 和几个朋友正在排练他未完成的安魂曲。


粮食胡同 (Getreidegasse)

上下图: 萨尔茨堡最热闹的一条古老街道。林立两旁的建筑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建于15世纪到18世纪。街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商店门外挂着非常典雅高贵的铁艺招牌,大部分都融合了自家商品的特色。如果不赶时间,可以到这里来慢慢地欣赏那形形色色的铁艺招牌。


Salzburg Cathedral 萨尔茨堡大教堂

建于17世纪,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筑主要特征就是夸张却细节清晰可见的雕塑和纹样;结构极尽奢华的装饰和内部设计大大提升了整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就连教堂的天顶和拱顶都很被重视,色彩鲜明的壁画和曲线分明的雕刻一样都没能少,看起来就极度宏伟奢华。风格自由大胆、放荡不羁,恰恰和古典严谨的文艺复兴风格相反。

上图: 主圣坛和华丽的穹形拱顶

上图: 大教堂的管风琴,处在大门的正上方

上图: 柱子上的小管风琴

上图: 大教堂的后方是卡比地广场 (Kapitelplatz)。广场的中央放着一颗大金球 (Sphaera) 而大金球上方还站立着一名男生。广场上还置了一副巨大的西洋棋,许多旅人路过时都忍不住停下了脚步玩两把。

上图: 从卡比地广场往老城区山头望去就是中欧现存最大的城堡,萨尔茨堡要塞 (Festung Hohensalzburg )。它是萨尔茨堡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比起其他在平地上的建筑物,高高在上的古堡显得异常孤独却那么气势磅礴。以前的萨尔茨堡和其他欧洲城镇不一样,皇帝不是最高的统治者,而是天主教的大教主 (Prince-archbishop)。萨尔茨堡要塞就是最高统治者,历代大教主们的故居。


Mozartplatz 莫扎特广场

上图: 莫扎特的纪念铜像高高竖立在广场的正中央。在1842年,莫扎特的两个儿子一起参加了萨尔茨堡莫扎特纪念碑的揭幕仪式。该铜像在慕尼黑铸造,造价为 16,000福林。

莫扎特铜像前摆放了一架三角钢琴,鼓励音乐爱好者前去表演,好让聆听者可以随意捐款,然后把募捐来的钱拿去帮助那些不能够安全回到自己家园的难民J小编觉得这项运动特好,吸引了许多🎹好手和音乐爱好者齐聚一堂。每一个路过的人,不分年龄、性别、信仰、国籍、种族、职业都可以上前去大展身手,为难民们出一份绵力。既然大家不能阻止难民危机,那不如用自己擅长的事,尝试为他们做一点点东西,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有钢琴的地方就是天堂!我们在这里停下了脚步许久,迟迟不肯离去,因为这样的机会很难再有第二次。。。18度的天气,眼睛望着的是莫扎特铜像和大教堂;耳朵听着的是精湛的演出,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穿插着。。。琴手一个接着一个替换,好像都在暗示说: “我随便玩玩就变成这样悦耳了!” 观众的掌声不断;募捐箱也一直因钱币互相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哇噻!只能说遇到这样的情景,夫复何求?

萨尔茨堡,处处都洋溢着艺术气息,不愧是🎶之城。我们,大❤这里的一切!


Makartsteg 巴克小桥

见证伟大爱情的巴克小桥。情侣们喜欢在这座小桥的两侧护栏上挂上爱心锁,希望💘可以永恒不变,坚固无比。密密麻麻的爱心锁,为这座古城添加了一丝丝的浪漫气息 (萨尔茨河里该不会有多把钥匙吧?),只是不知它是否能够承受更多爱心锁带给它的重负。

上图: 巴克小桥就横跨细波如鳞的萨尔茨河 (Salzach River),总长225千米,把古城划分为两半: 一边是新城;一边是旧城。站在萨尔茨河上的巴克小桥,就是最佳观赏两岸风景和摄影点。这是我们在萨尔茨堡的最后一站,夕阳西下。。。幽静的黄昏美景为我们的莫扎特朝圣之旅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此游记纯属个人经验分享. 所见所闻@052018

COPYRIGHT@FERNWEHOLISM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 THE END ~~

::::::::::::::::::::::::::::::::::::::::::::::::::::::::::::::::::::::::::::::::::::::

匈奥捷: 17天16夜 东欧三国六城市的行程,更多详情请参阅网誌【邂逅•东欧】17天16夜 匈奥捷自由行

匈牙利: 布达佩斯行程,更多详情请参阅网誌【邂逅•东欧】5天4夜 布达佩斯自由行

匈牙利: 布达佩斯不在纽约的纽约咖啡馆,更多详情请参阅网誌【味蕾•匈牙利】布达佩斯 纽约咖啡馆

奥地利: 维也纳行程,更多详情请参阅网誌【邂逅•东欧】5天4夜 维也纳自由行

奥地利: 维也纳无人不晓的沙赫咖啡馆 + 中央咖啡馆,更多详情请参阅网誌【味蕾•奥地利】维也纳 沙赫咖啡馆 + 中央咖啡馆

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行程,更多详情请参阅网誌【邂逅•东欧】2天1夜 哈尔施塔特自由

捷克: 克鲁姆洛夫行程,更多详情请参阅网誌【邂逅•东欧】2天1夜 克鲁姆洛夫自由行

捷克: 布拉格行程,更多详情请参阅网誌【邂逅•东欧】6天5夜 布拉格自由行

Leave a Message